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近年来在环保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如何通过绿色卫生措施和共建美丽家园的理念,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的新篇章。
一、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周宁县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河长办联合举办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是周宁县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及群众代表等参观空气自动监测站、自来水厂以及污水处理厂,使公众能够“零距离”感受环保工作的奥妙,从而提升公众对周宁美丽生态的获得感。
二、空气质量与监测
2021年上半年,周宁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宁德市排名第一,在福建省58个县(市)中排名第六。这得益于周宁县对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视。工程师向大家介绍了空气监测过程原理和空气质量相关指标基础知识,让大家对周宁空气质量及其监测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自来水厂与供水保障
周宁县新区水厂及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是周宁县重点项目,于2019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达到2.0万吨。工作人员向参观团介绍了水厂建设情况以及自来水的消毒、沉淀、过滤等制水工艺,确保了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四、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改善
在污水处理厂,参观团实地了解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收水范围、污水特点、处理原理及工艺流程。讲解员耐心解答了参观者提出的疑问,加深了大家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理解。近年来,周宁县政府在污水治理上的力度加大,处理过程更加精细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农村改厕改水,共建美丽家园
周宁县玛坑乡下坑村通过改厕改水工作,不仅改善了村内的环境卫生水平,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改厕改水,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六、绿色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
周宁县通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晋级提升行动,全域规划、因地制宜,推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例如,在泗桥乡坂坑村,通过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七、植树造林,守护绿水青山
周宁县检察院组织干警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美丽周宁添绿增彩。近年来,周宁县检察院高度重视生态检察工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
八、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深植绿色理念
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成为“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通过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结语
周宁县在环保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公众的积极参与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周宁县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共建美丽家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