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近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揭秘西宁市实施的一系列环保新规,探讨如何让绿色生活成为城市的常态。
一、无废城市建设
1. 无废细胞建设
西宁市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目标,并分类制定无废学校、无废工厂等13个类型评价指南。截至目前,已建成无废细胞957个,涵盖21种类型,如无废学校、无废工厂等。
2. 无废园区建设
海西州加速推进格尔木工业园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无废园区建设项目,绿色园区建设占比达100%。玉树州颁布《玉树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等条例,制定实施无废城市建设方案。
二、固体废物管理
1. 危险废物处置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全省固体废物环境管理“118”制度体系,有效推进固体废物全过程、全链条管理。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各类危险废物的处置能力达200万吨/年以上。
2. 医疗废物处理
推进8个市州及格尔木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全面投入运行,各相关县共建成收集转运中心30个,全省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达2万吨/年。
三、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1. 畜禽粪污处理
西宁市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8%以上,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2. 农田残膜回收
海西州农田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
四、生活源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1. 生活垃圾分类
西宁市出台《西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建成示范小区42个,示范片区的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均实现垃圾分类100%覆盖。
2.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45%和88%以上。
五、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
1. 生态保护优先
西宁市推进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工程、南北山绿化四期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
2.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西宁市紧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符合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求的产业体系和高质量现代化园区。
六、生活垃圾零填埋
1. 焚烧处理
西宁市全面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收、运、处全过程处理体系,截至目前已焚烧处理垃圾100万吨,实现碳减排41万吨。
2.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
七、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
1. 生活污水处理
青海围绕加快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建成投运6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2座生活垃圾焚烧厂。
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
八、口袋公园建设
1. 公园绿地建设
西宁市构建多级城市公园体系,优先补充湟水、南北川河两侧、主城核心区的公园绿地。
2. 口袋公园建设
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增加口袋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结论
西宁市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新规,让绿色生活成为城市的常态。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也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未来,西宁市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