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对渭南市环保无人机应用的详细介绍。
一、无人机在渭南市环保工作中的应用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渭南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挑战。为了有效监管和治理环境污染,渭南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手段,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
二、无人机航拍溯源,助力碧水保卫战
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采用无人机航拍溯源技术,实现了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的巡河防治,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
1. 工作实施阶段
本次无人机航拍溯源工作分为五个阶段组织实施:
-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 无人机航拍:利用无人机对卤阳湖至渭河入口的东、西排碱渠入渠排污口及排碱渠两侧外延1000米范围内的相关污染源进行航拍。
- 影(图)像解译:对无人机航拍获取的影像资料进行解析,识别污染源。
- 人工徒步核查:对无人机航拍解译出的污染源进行实地核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 形成成果报告:汇总核查结果,形成最终报告。
2. 工作成果
- 出动车辆:102车次
- 出动人员:306人次
- 无人机飞行架次:620余架次
- 东西宽度:约11.98公里
- 南北长度:约49.93公里
- 实际飞行里程:约2030余公里
- 飞行时长:约410余小时
- 飞行面积:约160余平方公里
三、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优势
1. 高效性
无人机航拍可以快速、全面地获取环境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 精准性
无人机可以精准定位污染源,为环境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3. 安全性
无人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危险区域的监测,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4. 可持续性
无人机运行成本较低,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展望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渭南市将继续加大无人机在环保工作中的应用力度,为守护碧水蓝天贡献力量。
五、总结
渭南市环保无人机作为空中卫士,在碧水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建设美丽渭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