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足迹追踪成为了衡量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碳足迹追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新技术,并探讨它们如何助力碳足迹追踪研究的发展。
新技术的概述
1. 分布式碳账簿模型
分布式碳账簿模型是京东物流京碳惠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管理模式。该模型将碳足迹管理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账单,并通过系统化的方式逐项追踪和优化,类似于企业对待财务账簿的管理方式。
2. 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
京碳惠通过整合京东物流140种交通运输载具和2000多种供应链碳排放因子库,采用LightGBM模型和超过200类优化建模方法,实现了99.5%的碳足迹核算准确率。
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在追踪碳足迹、验证减排成果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荷兰国际集团(ING)正在积极探索将其应用于绿色债券发行、可持续投资评估以及供应链透明度提升等领域。
4. 西门子西碳迹平台
西门子西碳迹平台是一款产品碳足迹追溯和计算平台,通过数字化工厂生产过程,实时获取产品制造过程的能耗数据,并与数据库中的碳排放因子进行匹配,从而计算产品的碳足迹。
新技术在碳足迹追踪中的应用
1. 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
通过分布式碳账簿模型和大数据分析,京碳惠实现了高精度的碳足迹核算,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2. 促进供应链透明化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数据更加透明,有助于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3.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如西门子西碳迹平台,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研究进展
1. 汽车产业链协同减碳
汽车产业在迈向电动化的同时,必须加强与上游钢铝供应商的协同减碳。通过推动汽车产业设定和披露明确的供应链碳减排目标,落实绿色低碳采购要求,从需求端引领和激励钢铁、铝冶炼等难减排行业加速低碳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2. 政策推动与标准制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在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等11个产品开展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推动碳足迹计算和认证的规范化。
结论
新技术的应用为碳足迹追踪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有助于提高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促进供应链透明化以及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碳足迹追踪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