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商南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行者,近年来在环保监测方面投入巨大,利用智能系统实现了对碧水蓝天的实时守护。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南县在环保监测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揭示智能系统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商南县环保监测的背景与意义
商南县地处秦岭山脉,生态环境脆弱。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商南县加大了环保监测的力度。通过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监测效率,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智能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功能
1. 视频综合监管系统
商南县加大了视频综合监管系统的建设力度,扩大了监测范围,优化了系统能力。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 场景识别: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人、车等目标的自动识别,提高监管效率。
- 实时监控:对重点区域和点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
- 数据接入:将既有视频资源、相关信息和感知数据接入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2. 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
商南县提高了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效能,健全了天地一体、网格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监管体系。该平台具备以下特点:
- 高频次监管:实现高频次、多维度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 数据资源丰富:依托旅游景区违建整治成果,建成景区内建筑矢量数据库,不断丰富完善数据资源体系。
- 网格员管理:加强网格员日常管理,推广“秦岭卫士”手机APP,优化网格员日常巡查、核实取证等系统功能。
3. 智慧监管模式
商南县积极创新智慧监管模式,加强疑似问题图斑甄别筛选和研判分析,提高疑似问题图斑核查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该模式包括以下措施:
- 无人机监测:加强无人机日常监测,对重点区域和点位实行定期巡航、实时巡航和明察暗访。
- 问题图斑核查:加强疑似问题图斑甄别筛选和研判分析,提高核查效率和准确性。
商南县环保监测成果
通过智能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商南县在环保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空气质量改善:截至2024年5月7日,优良天数达到112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PM10、SO2等主要污染指标同比均有所改善。
- 水质提升:丹江、滔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划分标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 环境问题发现及时: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提高了监管效率。
结语
商南县环保监测的实践证明,智能监测系统在守护碧水蓝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监测技术,加强数据共享,商南县将进一步加强环保监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