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厦门市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近年来在环保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深入探讨厦门市的环保科技创新实践,分析其在守护碧水蓝天方面的作用。
一、绿色创新的发展背景
1.1 国家政策支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政策导向为厦门市环保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1.2 厦门市的环保需求
厦门市作为经济发达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因此,绿色创新成为厦门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厦门市环保科技创新实践
2.1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厦门市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构建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处理模式。针对外卖、快递等新兴领域产生的低值可回收物,厦门市创新建设了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实现资源化利用。
2.2 交通运输领域
厦门市加大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力度,实现港口桥吊、流动机械的电动化,减少柴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3 碳排放智能化管理
厦门市构建碳排放智能化管理云平台,及时掌握能源流动和城市碳排放实况,为减污降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4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
湖里区作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区,将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工作,创新环境健康管理应用场景,取得显著成效。
三、环保科技创新的成效
3.1 碳减排量显著
厦门市通过环保科技创新,累计回收处理低值可回收物31263.3吨,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19万吨。
3.2 空气质量改善
湖里区通过创新应用场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
3.3 工地防尘降噪成效显著
金山街道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结论
厦门市在环保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厦门市将继续加大环保科技创新力度,为守护碧水蓝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