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绍兴市在环保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嵊州市,以其在环保设施开放、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书写了环保新篇章。本文将详细介绍嵊州市在环保领域的成就和经验。
嵊州市环保设施开放
嵊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光大环保能源(嵊州)有限公司和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入选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和体验环保科技的机会。
光大环保能源(嵊州)有限公司
光大环保能源(嵊州)有限公司位于嵊州市剡湖街道罗南村静脉产业园区,负责建设、运营、管理嵊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司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1200吨,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5000人次,为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
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拥有行业前沿的环保设施技术,其低排放技术堪称行业典范。公众可以预约参观公司展厅,了解企业如何用科技与环保深度融合为城市输送电能和清洁热能。
资源循环利用
嵊州市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位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将工业固废变废为宝,生产高性能新型轻质复合(LPC)装配式板材。公司年处理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有效降低固废填埋量,提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
有机危废资源化利用
康恩贝集团20万吨化工有机危险废弃物绿色低碳资源化重大产业项目——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集聚提升建设项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危废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处理园区内及周边产业有机危废20万吨以上,节约燃煤10万吨、减少碳排放40万吨、节约水资源10万吨。
绿色产业发展
嵊州市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以下为几个典型案例:
绿色食品认证
绍兴市新昌县一家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市级绿色食品认证奖励,全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达24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8个。绍兴茶叶类绿色食品共有76个,依托这一优势,绍兴市茶产业率先探索片区组团式发展模式,提升品质。
绿色建筑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内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绿色建筑。龙盛集团采用连续化重氮、偶合工艺,废水、有机废渣排放减少80%以上;盈德气体淘汰分散、低效制气装置,氮气、液氧等工业用气集中保障能力实现经开区全覆盖,使用成本降低20%以上,减少碳排放7万吨/年。
总结
嵊州市在环保事业上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为全市乃至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嵊州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环保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