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昆明,被誉为“春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著称。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守护昆明的碧水蓝天,昆明市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本文将探讨昆明市在环保领域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一、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探索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创新模式。通过组织市民参观环保设施设备,昆明市让公众近距离了解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及现存的困难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1. 活动形式
昆明市结合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活动,每年联合社会各界多次组织开展环保设施线下开放活动。
2. 宣传传播
昆明市制作《昆明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多部科普宣传片,利用新媒体传播力量,将宣传受众面覆盖到学校、乡村、企业、机关、社区等多领域。
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昆明市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1. 蓝天保卫战
昆明市全力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精准防治,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水平。通过实施区域污染源差异化管控、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2. 碧水保卫战
昆明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水环境质量。通过加强滇池、阳宗海等高原湖泊的保护,提升地表水断面水质,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3. 净土保卫战
昆明市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净土保卫战取得成效。通过开展工业固废堆存场所整治、清废行动等问题点位整治,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三、科技创新助力环保
昆明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环保领域的引领作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1. 环保技术引进
昆明市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大气污染监测、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理等,提高环保治理水平。
2. 环保产业培育
昆明市培育环保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支持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成效与展望
昆明市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未来,昆明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1. 成效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不断提高。
- 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
- 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展望
昆明市将继续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昆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