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经济大省,近年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环保督察组作为绿色守护者,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本文将深入揭秘浙江环保督察组的工作机制、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
环保督察组的成立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2015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督察。浙江省积极响应,于2016年成立了省级环保督察组,负责对全省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察。
环保督察组的工作机制
1. 组织架构
浙江环保督察组由省环境保护厅牵头,下设办公室、督察一处、督察二处、督察三处等机构。各机构分工明确,协同作战。
2. 督察流程
(1)制定督察计划: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制定督察计划,明确督察对象、时间、内容等。
(2)现场督察:督察组深入基层,对被督察单位进行现场督察,了解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3)问题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要求被督察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4)总结报告:对督察情况进行总结,形成督察报告,上报省政府。
3. 督察内容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2)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3)环境风险防控情况;
(4)环境执法监管情况;
(5)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
环保督察组的成效
1. 环境质量改善
通过环保督察,浙江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例如,2019年,浙江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1%,较2015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2. 环境执法力度加大
环保督察组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至2019年,全省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万起,罚款金额达10.6亿元。
3. 环境保护意识提高
环保督察组通过督察,提高了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环保督察组面临的挑战
1. 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浙江省环境保护任务愈发艰巨。
2. 环境执法力量不足
环保督察组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着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手段有限等问题。
3. 环保信息公开不充分
部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充分,给环保督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结语
浙江环保督察组作为绿色守护者,在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挑战,环保督察组将继续努力,为浙江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