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
案例背景
中国石化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
核心措施
- 风力发电项目:2021年,中国石化建成首个陆上风力发电项目——陕西大荔20MW陆上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实现风力发电领域的突破。
- 清洁能源规模化:积极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
- 生产过程低碳化: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成效
- 减少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 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
- 为行业树立了绿色转型的榜样。
案例二:晶澳科技
案例背景
晶澳科技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入选《中国企业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高质量低碳转型100家企业案例。
核心措施
- 绿色能源建设:在厂区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并优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新建产能。
- 能效管理系统:布局能效管理系统,实现对用电、用能数据的常态化实时监测。
- 产品绿色设计:多款产品入选工信部首批光伏电池组件绿色设计产品,获得国际碳足迹认证。
- 电站业务:为客户提供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碳减排。
成效
- 累计光伏电池组件出货量超过103GW,每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3亿吨。
- 提升了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 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案例三:芯片、二极管行业
案例背景
芯片、二极管等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电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核心措施
- 绿色材料研发:推出可回收、可生物降解印刷电路板(PCB)基板,减少碳排放。
- 碳基芯片技术:研发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可降解的碳纳米管晶体管,降低芯片功耗。
- 新型二极管:开发出效率高、能耗低的纳米级矩形二极管。
成效
- 推动了电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
- 为其他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案例四:产品碳足迹核算
案例背景
产品碳足迹核算成为评估产品环境影响、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
核心措施
- 生命周期评估法(LCA):全面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
- 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法: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编写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成效
- 帮助企业识别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源,制定针对性的减排策略。
- 提升企业的环境透明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 促进绿色消费。
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在实现绿色转型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绿色设计、生产过程低碳化等。同时,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也应给予企业支持和引导,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