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内蒙古,这片位于中国北疆的辽阔土地,近年来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内蒙古的绿色发展之路逐渐清晰。本文将揭秘内蒙古环保新篇章,分析其排名背后的绿色蜕变之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力厚植生态底色,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锡林郭勒盟,2.24亿亩草原进行带薪休假,每年4月上旬,锡林郭勒草原进入牧草返青期,全盟各地根据牧草返青时间进行不少于30天的休牧,并向实施休牧的牧户发放补贴,牧草通过休养生息得以更好生长。
生态治理,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在“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大兴安岭林区全面禁伐,换来了生态持续恢复,绿色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绿色矿山,转型升级的典范
乌海市卡布其煤矿作为绿色矿山的典范,投入3800多万元,覆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向社会递交了一张矿山的绿色名片。德晟集团骆驼山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通过近两年的复垦播绿,已完成排土场治理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27万平方米。
绿色工厂,打造循环产业链
乌海市德晟集团骆驼山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延长循环产业链,从绿色矿山到绿色工厂铺就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该项目实现了资源就地转化,为内蒙古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
内蒙古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例如,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碳储总量约17.2亿吨,为我国碳汇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补偿,激发绿色发展动力
内蒙古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累计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495亿元,10.2亿亩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恢复到45%。这些举措激发了绿色发展的动力,为内蒙古的环保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内蒙古环保新篇章的谱写,离不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治理的持续推进,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推动以及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在未来的发展中,内蒙古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