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环保局在守护碧水蓝天方面,通过创新实施“双抓”机制,实现了从被动防治到主动治理的转变。以下将从全域布控、立体监管、文化创新和生态红利四个方面详细揭秘东海县环保局的工作。
全域布控:科学划定禁放区域
东海县环保局根据《关于在限制区和地点全时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科学划定了覆盖城区18条主干道的核心禁放区,并将交通动脉如石新路、晶都大道等纳入管控范围,形成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禁放环线。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控制了烟花爆竹的燃放,还保护了城市环境。
立体监管:三级网格化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东海县环保局建立了由县、乡、村832名网格员组成的监管网络,依托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模式,通过智慧安监APP上传巡查记录。网格员们在春节期间累计处置违规存储事件17起,整改安全隐患43处。此外,通过实施“三查三清”专项行动,全县烟花爆竹零售点已从2019年的286家压减至87家,全部实现“四统一”标准化管理。
文化创新:破解千年习俗困局
面对传统习俗与现代治理的冲突,东海县环保局探索出“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在石榴街道柳汪村,由非遗传承人领衔设计的电子鞭炮墙成为新年网红打卡点。这种融合声光电技术的装置既能模拟传统爆竹效果,又可循环使用。此外,教育系统的小手拉大手”工程成效显著,全县134所中小学开展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累计发放电子烟花兑换券2.3万张。
生态红利:蓝天白云成发展新名片
随着“双抓”机制深入推进,东海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西双湖景区负责人透露,春节期间的蓝天指数使游客量同比增长45%,水晶之都”的品牌价值提升12%。在青湖镇,生态改善吸引3家智能制造企业落户,预计年增税收超5000万元。
东海县环保局通过一通电话,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治理。这一成功案例为县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治理技术有机融合,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