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滁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将深入剖析滁州环保漏斗,探讨如何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
滁州环保现状
1. 强化环保问责
滁州市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督导督查、公开通报曝光等方式,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16件问题线索和省环保委交办的3件问题线索,64名党员干部被追责问责。
2. 垃圾“变废为宝”
滁州市积极推进垃圾处理工作,光大城乡再生能源(凤阳)有限公司将垃圾和秸秆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厂采用全封闭系统运行,烟气排放标准达到欧盟2000标准,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3.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滁州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市共完成造林21.1万亩,成片造林10.2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1个、省级森林村庄60个。
滁州环保漏斗分析
1. 环保问责力度不足
尽管滁州市在环保问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存在漏斗现象。
2.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滁州市垃圾处理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垃圾处理设施存在漏斗现象,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生态环境治理不平衡
滁州市生态环境治理存在不平衡现象,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仍有待提高。
守护绿水青山策略
1. 加大环保问责力度
进一步完善环保问责机制,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2.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3.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解决生态环境不平衡问题,提高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4.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结语
滁州市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通过加大环保问责力度、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强化宣传教育,滁州市将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