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滁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双碳”行动,城乡建设向绿色转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在这一绿色行动的背后,公众的声音如何?本文将揭秘滁州环保舆情,分析公众对绿色行动的看法和期望。
一、绿色行动的推进与成效
近年来,滁州市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光伏建筑和绿色建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具体分析:
1. 绿色建筑
滁州市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常态化推进机制,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执行一星级及以上标准。此外,滁州市还加强建筑能耗监测,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
2. 智能建造
滁州市着力打造装配式、智能化建造方式,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成功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2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3. 光伏建筑
滁州市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对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强化设计、图审机构执行标准源头管控。全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应用光伏占比达40%以上,近三年,全市年均新增光伏建筑发电装机容量达500兆瓦。
4. 绿色建材
滁州市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市场化、规模化应用,助力企业开展绿色建材技术研发。目前,滁州市已有37家企业、73项产品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标识证书,85项产品入选全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
二、公众声音分析
在绿色行动推进过程中,公众的声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持声音
大部分公众对滁州市的绿色行动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公众认为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光伏建筑和绿色建材等领域的推进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期待声音
部分公众对绿色行动提出期待,希望政府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
- 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公众了解绿色行动的意义和成效,提高公众参与度。
- 加强监管:确保绿色行动的顺利进行,防止出现违规建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 关注民生:在推进绿色行动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3. 反对声音
少数公众对绿色行动表示反对,认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成本较高,可能会增加居民的生活负担。此外,部分公众担心智能建造和光伏建筑等新技术的安全性。
三、结论
滁州市的绿色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然而,在推进绿色行动的过程中,仍需关注公众的声音,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绿色行动的顺利进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