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位于我国山东省,近年来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和成就。本文将揭秘昌邑市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创新举措,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共建美好家园。
一、盐碱地改良与生态粮仓建设
1. 盐碱地改良
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将昔日盐碱滩涂改造成10.2万亩的沃野千畴。盐碱地改良的关键在于解决水源和土质问题。
- 水源解决:昌邑市利用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将20公里外的潍河水引入青阜农业综合体,每年引水2000万立方米,综合蓄水能力达到800万立方米。
- 土质改良:通过深翻压碱和耐碱作物种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生态粮仓建设
盐碱地改良后,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了农业荒漠到生态粮仓的转变。
二、矿山修复与生态景区建设
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的博陆山,曾因采矿而满目疮痍。如今,通过引水上山、植树造景,博陆山已成为梨花如雪的4A级景区。
- 矿山修复:修复矿坑30余处,打造了千年梨园“红峡湖”等生态景观。
- 生态景区建设:依托山阳大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连续举办14届梨花节,年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
三、智慧农业与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
昌邑市潍水苗木果蔬基地,采用豪根道智能环境温控系统、水肥一体精准灌溉系统、智能升降种植系统等,实现了棚内温光水汽肥智能调控。
- 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实现精准管理。
- 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年产值达7195万元。
四、可回收物“一袋式”上门回收模式
兴寿镇启动了可回收物“一袋式”上门回收模式的试点工作,旨在深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
- 试点村庄:桃林村、桃峪口村、暴峪泉村等7个行政村作为首批示范点。
- 回收品类: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纸类以及旧衣物等高低值可回收物。
五、能源转型与绿色电力发展
昌邑市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绿色电力。
-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2亿千瓦,同比增长46.7%。
- 风电发电: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19.2%。
- 光热光伏储能:我国首个集光热光伏储能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成功投运。
六、结论
昌邑市在生态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决心和行动。通过盐碱地改良、矿山修复、智慧农业、可回收物回收、能源转型等举措,昌邑市为共建美好家园树立了典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